在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推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來源:貴州省團校 發表時間:2019-03-04 點擊:0
【摘 要】
一、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大課題
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奮斗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任務。黨的十六大報告在闡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時強調,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就是要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我們黨要為之奮斗的一個重要目標明確提出來,這在我們黨歷次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是第一次。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進一步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強調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并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要求全黨同志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更加自覺地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這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內涵,昭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實現新跨越。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建設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自身全面和諧的社會。首先就是人與社會的和諧。沒有社會的和諧穩定,其它的一切都無從談起。必須要讓每一個社會成員深切認識到維護社會穩定的極端重要性,從而更加自覺地維護社會穩定。其次要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必須要確保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可承受能力之間的和諧,不能一味追求經濟發展而斷絕子孫后路。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第三就是人自身的和諧。使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具備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實現這三者的和諧,就必須要對每一個社會成員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由此可見,加強和改進思想道德建設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意義十分重大。
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中最有朝氣、最具有創新精神的群體。青少年也是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F在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對黨和人民的事業代代相傳、長治久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我國的思想道德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當前,我國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思想道德建設的水平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要求還不相適應。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狀況主流是好的,但受種種因素影響,一些青少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因此,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服務和諧社會建設,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擔負重要職責。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是廣大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肩負著培育“四有”社會主義新人的根本任務。按照黨的要求把青少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神圣職責。近年來,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始終按照黨和政府的要求,以竭誠服務青少年的全面發展為自己的工作目標,不斷加強和改進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必須要牢牢抓住當前難得的機遇,緊緊圍繞培育“四有”新人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實踐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組織育人的優勢,積極探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扎實苦干,開拓創新,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把這件關系千秋萬代的大事落到實處。
二、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思路
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須切實抓好理論武裝工作。要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對青少年進行廣泛深入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教育和引導青少年牢固樹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跟黨走。要堅持以愛國主義為重點,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導他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在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中汲取營養,培養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和和諧社會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發展和和諧發展的思想觀念,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要堅持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在青少年中深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引導青少年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積極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引導青少年勤于學習、善于創造、甘于奉獻,促進青少年全面和諧發展,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
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諧社會,帶給我們的一個重要新理念、新認識,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對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來說,首先就是要了解青少年。要深入青少年中,研究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掌握他們的規律和特點,從而使思想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其次是要適應青少年。要善于掌握青少年喜歡的語言,用青少年習慣的方式開展思想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思想教育真正入耳入腦入心。第三要尊重青少年。要從青少年的實際出發,充分尊重他們的主體性,相信他們、依靠他們,充分發揮他們開展思想教育的內在積極性,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從而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須切實幫助青少年解決實際問題。從一般意義上講,思想道德教育是解決人們的思想問題的。但是,思想問題的產生是有其主客觀因素的,是與他們自身的生存發展密切相聯系的。近年來,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明顯增多,矛盾也很突出。這就要求我們在做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時,應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動員全社會力量盡可能多地幫助青少年尤其是弱勢青少年群體。從這個意義上說,幫助青少年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就是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幫助青少年解決實際問題的成效,直接影響著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強調要從解決青少年實際困難入手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為我們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盡可能地幫助青少年解決學習成才、就業創業、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問題,真正把青少年吸引過來,凝聚過來,從而為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須高度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全社會健康的心理,是和諧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同樣,個體心理的健康發展,是個體形成良好思想品質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們只有處在和諧的心理狀態下,才樂于接受教育。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增多,影響了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諸方面的和諧發展,有的甚至釀成悲劇。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只有解決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思想教育工作才有了開展的意義。對此,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義不容辭,專門的青少年工作者也要切實負起責任。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的專門機構,配備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員,扎實推進“心理陽光工程”,及時了解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狀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三、當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需要重點研究的若干問題
一是要加強研究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尤其是大眾傳媒和網絡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影響。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尤其是網絡對青少年的影響更大。在我國現在每年近億上網人數和每天3億條短信發送者中,青少年是其中的主力。網絡由于其快捷和便利的特征,為青少年獲取知識和信息創造了條件。但是,網絡帶有很強的虛擬性、隱蔽性和復雜性的特征,網上信息良莠不齊,如果管理不好,一些有害信息就會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有的青少年因此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如何深入分析和研究網絡環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牢牢掌握網絡教育的主動權,已經成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二是要加強研究新形勢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途徑和方法的改進創新問題。思想道德教育必須借助于一定的途徑和方法。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方面,過去我們形成了一套比較有效的途徑和方法?,F在情況變了,有的途徑和方法已經過時了。這就要求我們根據變化了情況,重新審視這些途徑和方法,看看哪些已經過時了,哪些過去我們忽視了,哪些需要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拓展。還要研究新形勢新情況下新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特別是要認真研究如何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街接配合,形成共同推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合力問題。
三是要加強研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問題。思想道德教育,最關鍵的問題是有效性。只有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F在的情況是,一些青少年道德行為與道德認知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離,存在著道德追求、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不統一的問題。造成道德行為與道德認知不協調發展或道德行為失范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深入研究的。
四是要加強研究制定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配合、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青少年思想道德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任務,這個體系同樣也適用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但是,青少年是有著自身特點的群體。在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中,應建立什么樣的青少年思想道德體系,用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都是需要認真研究加以解決的。
五是要加強研究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作用的發揮問題。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如實施的“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行動,得到了黨中央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面對共青團創造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實踐活動,我們的理論研究顯得相對滯后。如果不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勢必會影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向深度與廣度拓展。廣大理論工作者要認真研究上述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發生發展的內在機制和外在條件,加強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推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深入持久地發展。